1條回答
匿名 最佳答案
全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1).彎矩—曲率關系曲線
(兩個轉折點將曲線分為三段)
第I階段——彈性工作階段(未裂階段)
為一直線,尚未出現裂縫,變形很小,當 時,
混凝土開裂,C點為第Ia 階段。(第一轉折點)
第Ⅱ階段——帶裂縫工作階段(彈塑性工作階段)
為一曲線,偏向曲率 ,撓度增長大于彎矩增長,裂縫不
斷出現與開展,y點為Ⅱa 階段—受拉鋼筋屈服(第二轉折點)
第Ⅲ階段——破壞階段
曲線接近水平線,裂縫急劇開展,撓度急劇增大,直至破壞(混凝土壓碎), Ⅲa——正截面破壞。
(2). 應力應變關系曲線
第I階段——彈性工作階段
應力、應變圖均為直線—說明混凝土處于彈性階段,應力與應變成正比。
Ia——拉區混凝土出現塑性特征 ,拉區應力圖呈曲線, 即將開裂狀態。
第Ⅱ階段——帶裂縫工作階段
裂縫處混凝土退出工作,受拉區拉力由鋼筋承受,中和軸不斷上升,壓區混凝土應力呈曲線,塑性應變增大。
Ⅱa—— 受拉鋼筋屈服
第Ⅲ階段——破壞階段
中和軸繼續上升,受壓區高度進一步減小,受壓區混凝土應變增大迅速,塑性特征更充分,壓應力圖形更豐滿。
Ⅲa——截面破壞。
三階段應變特點: 隨荷載增加,應變不斷增加,但始終保持直線,符合平截面假定。(3). 三階段與設計計算的聯系
Ia——可以作為受彎構件抗裂度的計算依據。
Ⅱ——可以作為使用階段驗算變形和裂縫開展寬度的依據。
Ⅲa——可以作為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的依據。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