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條回答
匿名 最佳答案
微晶石板材是由特定組份的玻璃顆粒在高溫下燒結而成,其內部組織結構為玻璃相和結晶相共存,兩者的比例決定了材料的理化性能和表面特性。微晶石內部結晶相是從玻璃顆粒界面開始向中心生長,由于晶體生長方向各異及兩種巖相組織共存,從而形成絢麗的表面花紋。由于微晶石是在高溫下燒制而成,玻璃顆粒在高溫下呈熔融狀態,顆粒之間搭接空間所存在的空氣以及顆粒內部原有的氣泡被封閉在內無法排出從而在內部形成大量的氣孔。這些氣孔如出現在微晶石表面,即成為其表面缺陷,造成廢品。與此同時,在熔融狀態下,由于表面張力的作用,其表面形成一個“火拋光”表層,其厚度僅有幾十微米,光澤度在70度以上。這層極薄的表層組織將內部氣孔完全覆蓋,從而確保了微晶石表面的裝飾效果。故這層極薄的表層組織對微晶石表面質量極為重要。微晶石這種獨特的組織結構,使之在磨拋和切割加工時具有獨特的工藝性,不能簡單套用天然石材的加工工藝相應的加工設備也應適應這種工藝變化。 天然石材的研磨拋光,其目的有兩個,一是為了獲得表面的平整度,二是為了獲得表面光澤度。而微晶石板材,由于其特有的內部和表層組織結構,它的表面平整度必須在板材燒成過程中形成,不能通過后續的研磨來糾正,否則會破壞表層組織,使內部氣孔暴露出來,嚴重影響板材表面的裝飾效果。所以在其磨拋過程中,必須完整保留這一層組織,故要求磨削量非常小。所以微晶石板材的磨拋實際上只是為了獲得所要求的表面光澤度。另外,在板材燒成過程中,由于溫度變化,其表面不會是一個理想的平面,故在其磨拋過程中,為保證表面各處的磨削量均勻,磨具必須具有隨動功能,也即所謂的“仿型”功能。故微晶石的磨拋工藝特點可總結為“仿型淺磨削”工藝。這是有別于天然石材的獨特之處。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