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條回答
匿名 最佳答案
1、紅外線控制水龍頭有兩個特點,一是當有人走近它時,延時2-3s自動開啟,當人離開時水龍頭自動關閉;二是在夜間它有燈光控制功能,當有人走近時,它首先打開照明燈,然后開啟水龍頭,當人離開后照明燈會延時數十秒后自動關閉。它完全符合人工操作程序,使用十分方便。在一些公共場所,
2、例如醫院、廁所、飯店等處所使用可取得衛生、節電和節水的效果。
3、工作原理采用CX20106紅外線控制水龍頭電路由紅外發射器、紅外接收器、水閥門控制器和照明燈控制器組成該電路采用紅外線反射式傳感的控制方式,紅外發射器與接收器組裝在同一電路內并且安裝在同一平面。
4、紅外線發射器是一個由555時基集成電路組成的多諧振蕩器,其振蕩頻率由RPl,R1與C1的數值決定,該電路的振蕩頻率為38kΩ。由多諧振蕩器產生的方波脈沖通過限流電阻器R2驅動紅外線發射管向外發送紅外線。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匿名 2021-08-21 16:32
你好!紅外線是太陽光線中眾多不可見光線中的一種,由德國科學家霍胥爾于1800年發現,又稱為紅外熱輻射,他將太陽光用三棱鏡分解開,在各種不同顏色的色帶位置上放置了溫度計,試圖測量各種顏色的光的加熱效應.結果發現,位于紅光外側的那支溫度計升溫最快.因此得到結論:太陽光譜中,紅光的外側必定存在看不見的光線,這就是紅外線.也可以當作傳輸之媒界.太陽光譜上紅外線的波長大于可見光線,波長為0.75~1000μm.紅外線可分為三部分,即近紅外線,波長為0.75~1.50μm之間;中紅外線,波長為1.50~6.0μm之間;遠紅外線,波長為6.0~l000μm之間.真正的紅外線夜視儀是光電倍增管成像,與望遠鏡原理完全不同,白天不能使用,價格昂貴且需電源才能工作.【紅外線的物理性質】在光譜中波長自0.76至400微米的一段稱為紅外線,紅外線是不可見光線.所有高于絕對零度(-273℃)的物質都可以產生紅外線.現代物理學稱之為熱射線.醫用紅外線可分為兩類:近紅外線與遠紅外線.近紅外線或稱短波紅外線,波長0.76~1.5微米,穿入人體組織較深,約5~10毫米;遠紅外線或稱長波紅外線,波長1.5~400微米,多被表層皮膚吸收,穿透組織深度小于2毫米.【紅外線的物理特性】
1.有熱效應。
2.穿透云霧的能力強。【紅外線的生理作用和治療作用】人體對紅外線的反射和吸收紅外線照射體表后,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被皮膚吸收.皮膚對紅外線的反射程度與色素沉著的狀況有關,用波長0.9微米的紅外線照射時,無色素沉著的皮膚反射其能量約60%;而有色素沉著的皮膚反射其能量約40%.長波紅外線(波長1.5微米以上)照射時,絕大部分被反射和為淺層皮膚組織吸收,穿透皮膚的深度僅達0.05~2毫米,因而只能作用到皮膚的表層組織;短波紅外線(波長1.5微米以內)以及紅色光的近紅外線部分透入組織最深,穿透深度可達10毫米,能直接作用到皮膚的血管、淋巴管、神經末梢及其他皮下組織.紅外線紅斑。足夠強度的紅外線照射皮膚時,可出現紅外線紅斑,停止照射不久紅斑即消失.大劑量紅外線多次照射皮膚時,可產生褐色大理石樣的色素沉著,這與熱作用加強了血管壁基底細胞層中黑色素細胞的色素形成有關.紅外線的治療作用。紅外線治療作用的基礎是溫熱效應.在紅外線照射下,組織溫度升高,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加快,物質代謝增強,組織細胞活力及再生能力提高.紅外線治療慢性炎癥時,改善血液循環,增加細胞的吞噬功能,消除腫脹,促進炎癥消散.紅外線可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有鎮痛、解除橫紋肌和平滑肌痙攣以及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等作用.在治療慢性感染性傷口和慢性潰瘍時,改善組織營養,消除肉芽水腫,促進肉芽生長,加快傷口愈合.紅外線照射有減少燒傷創面滲出的作用.紅外線還經常用于治療扭挫傷,促進組織腫張和血腫消散以及減輕術后粘連,促進瘢痕軟化,減輕瘢痕攣縮等.希望能幫到你!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