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式住宅設計?有沒有人知道?
我來幫他解答
4條回答
匿名 最佳答案
1、公寓式住宅公寓式住宅最早是舶來品,相對于獨院獨戶的別墅,更為經濟實用。早期大城市的公寓式住宅都是高層大樓,每一層內有若干單戶獨用的套房,包括臥室、起居室、客廳、浴室、廁所、廚房等等,主要供當時中等收入的高級職員、政府公務員居住;還有一部分附設于旅館酒店之內,供一些常常往來的中外客商及其家眷短期租用。我國早期的公寓式住宅已經具備現代城市單元式住宅的雛型。建國前在一些大城市都建有歐美風格的公寓大樓,如上海的百老匯大廈、海濱公寓等。我國住宅建設從50年代學習蘇聯經驗開始,走了不少彎路。當時建的這類住宅,其特點是一套單元內房間多,通常3~4間;面積大,每間14~18平方米;凈空高達3~3.4米,廚而功能全。但這種住宅與我國的居住水平不符,戶型規模不符,以后逐步演變成幾家合住,共用廚而的居住模式。目前,50年代的這類大房間公寓式住宅,從建筑設計形式上屬于淘汰之列,但由于這類住宅建設較早,市政設施和公共配套水平高,又多位于市中心區,在住宅市場上仍比較搶手。這類住宅室內空間大,可以通過內裝修來增強使用功能。近些年來,我國各城市中所建的公寓式住宅,在設計上作了較大改善,以適合我國國情。
2、單元式住宅單元式(梯間式)住宅,是目前在我國大量興建的多、高層住宅中應用最廣的一種住宅建筑形式。這類住宅與走廊式住宅的最大區別是每層樓面只有一個樓梯,可為2~4戶提供服務(大進深住宅每層一梯可服務于5~8戶),住戶由樓梯平臺進入分戶門。如果住宅設計為點式,則各層住戶圍繞一個樓梯分布;如果住宅的平面是條形(板式)設計,則一幢條形住宅可有多個樓梯。不論是一梯二戶,還是一梯三戶,每個樓梯的控制面積稱為一個:“居住單位“。因此,條形的梯間式多層住宅又稱為“連續單元式住宅“。點式(墩式或塔式)梯間式住宅又稱“獨立單元式住宅“。單元式住宅的基本特點有:
(1)每層以樓梯為中心,每層安排戶數較少,各戶自成一體。
(2)戶內生活設施完善,既減少了住戶之間的相互干擾,又能適應多種氣候條件。
(3)可以標準化生產,造價經濟合理。
(4)仍保留一些公共使用面積:樓梯、走道、垃圾道、保證了鄰里交往,有助于改善人際關系。
匿名 2021-08-19 18:19
城市住宅小區設計規范按照住宅承重結構所選用的主要材料分類,可分為:混合結構住宅(磚木、砌塊、磚混、鋼混)、大模板結構住宅(內外墻現澆、內墻現澆外墻掛板,內墻現澆外墻磚砌)、框架輕板住宅、簡單結構住宅(干打壘、生木結構、拱券結構、竹木結構、泥石結構、輕鋼骨結構);按照住宅的平面布局分類,可分為:點式(墩式、塔式)住宅、條式(板式)住宅;按照住宅設計特點分類,可分為:內廊式住宅、外廊式住宅(筒子樓)、退臺式住宅(臺階式住宅);按照躍層式住宅(復式住宅)、錯層式住宅(梯間式住宅);按照住宅的用途和功能分類,可分為:普通住宅、青年住宅、老年人住宅、殘疾人住宅、別墅式住宅(庭院式住宅)。
匿名 2021-08-19 19:04
所謂小高層住宅,是指層數為8層-11層的住宅,平面布局類似于多層,有載人電梯但無消防電梯。小高層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在《建筑設計規范大全》里面都沒有這個定義。這種住宅實際上是中高層住宅(取8層、9層)和高層住宅(取10層-11層)相加在一起的概念,之所以不把7層算在里面,是因為6+1的躍層住宅可以不設電梯;如果要把范圍擴大到8層-18層,就相當于把二類高層住宅也加到里面,可以稱為“小型高層住宅”。電梯和樓梯共同作為公共垂直交通工具,但可以不設消防電梯。因此,小高層雖是高層住宅,但層數較低,又具有多層住宅的某些特點,但防火要求并不如高層建筑防火要求那么高。超過15層的多層住宅,我們稱之為高層住宅.高層住宅是城市化、工業現代化的產物,按它的外部體形可分為塔式、板式和墻式;按它的內部空間組合可分為單元式和走廊式。高層住宅一般設有電梯作為垂直交通工具,為此國家還明確規定:12層及12層以上的高層住宅,每單元設置電梯不少于兩部。《民用建筑設計通則》根據樓房的層數、高度不同分:1—3層稱低層、3—6層為多層、7—9層為中高層、10層及以上為高層、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為超高層。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