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條回答
匿名 最佳答案
聽多了裝修公司的貓膩,業主都會事先向已經裝修的朋友求教,或是到市場上去了解某項材料的價格,可是他們了解的信息往往是片面的。比如有個業主知道地板、瓷磚目前的單價,但是他并不一定了解地板安裝、貼瓷磚的人工費用,于是他把地板、瓷磚的價格砍下來了,卻在人工費用上吃了虧。 化解辦法: 看裝修報價單,不要只盯牢某個項目的單項價格,而是要綜合人工、損耗、機械等各方面費用以及其他項目的費用來看,如果發現某個價格特別低,那么你就得審查其他項目的價格了。 陷阱二 遺漏某些硬裝修的主材 這恐怕是很多裝修業主遭遇過的問題。裝修報價單上被刻意遺漏了某些主材,業主被這種整體價格合理的報價單吸引而爽快簽約,但在接下來的裝修過程中業主將為裝修公司這些惡意的遺忘而不斷地往外掏錢。 化解辦法: 受訪的業內人士都建議業主先小人后君子,根據設計圖紙,要求在裝修合同或者協議上寫清楚所有主材,且標明購買者是裝修公司還是業主自己。通常比較容易被遺漏的主材是背景墻、吊頂等用于角落的材料。 “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業主自我保護措施,對裝飾公司來說也是如此!”一業內人士稱此為減少裝修貓膩的最厲害的一招。陷阱三 模糊所選主材的品質、級別、規格 這是不規范的裝修公司較為常用的伎倆,雖然寫明了需要某些材料,表明了材料需要的數量,但是卻沒有說明到底選用什么品質的、什么品牌的、什么規格的材料。記者就拿到過一份某裝修公司提供給業主的報價單上寫著關于過道背景的說明:“過道背景(玻璃飾門),主材名稱:烤漆玻璃,數量:1.5平方米,單價:220元……”業內人士認為,這一項從價格、品質看起來說得很清楚了,業主從市場上了解的大體價格或許也差不多,但其實不同的厚度、不同廠家的玻璃材質,價格就相差很多,裝修工人隨便偷梁換柱一下,業主的利益就會受損害。而規范的做法應該是在后面備注玻璃的厚度以及品牌、出處。 化解辦法: 要把單價和產品的規格配套起來看費用,要求報價單的每一項盡可能詳細地說明材料的各項要素。裝修期間注意核查相關材料是否按指定的要求采購。 陷阱四 偷換材料計量單位 這一招對于非專業的業主來說是最難看穿的,因為業主很少注意到報價單上的單位,不太了解不同的單位意味著報價數字偏差很大。比如定做一個鞋柜,報價單上寫著“主材:8毫米玻璃擱板+1厘米鋼化玻璃+鏡子+輔料,單位:項,數量:1……”貌似很合理的樣子,其實關于鞋柜的尺寸大小沒有說明,就給后來的裝修者留足了鉆空子的機會。 化解辦法: 國外的裝修報價一般都是按照實際面積來算的,事先說明所有裝修材料,然后根據每平方米需要的裝修費用再乘以房子總面積,就得出了裝修總價。國內的室內裝飾雖然還沒有發展到這一步,但在很多項目上還是建議按照實際面積來算,比如衣柜、鞋柜等,盡量少以“項”為單位,免得在裝修過程中出現誤差。 陷阱五 施工工藝含糊不清 光看數字、不看文字說明是大部分業主在查看報價單時常犯的毛病,總覺得一個數字差錯會造成損失,而文字說明肯定沒法做手腳,事實并非如此。無論是墻面涂層施工、地板施工、下水管道施工都有各自的施工工藝要求,中間漏過一道工序,在未來的生活中就可能給你造成很多麻煩,墻面掉漆、衛生間滲水等問題大都是裝修施工工藝不過關導致。 化解辦法: 多學一點裝修常識,了解關于室內裝修的各項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定期去裝修新房了解進程,這樣有一定的防范作用,但更好的辦法是聘請一家有資質、專業性強、施工人員穩定的裝飾公司為自己服務。 建議:解讀報價單之“三看” 一份內容較為完整的裝修報價單,包括裝修預算附件(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預算協議(說明業主自購、裝飾公司代購的材料以及此材料的型號、等級、品牌、單價等)、客戶主材表(業主自購的主材列表)和裝修報價表(除了所有材料的報價,還有詳細的施工標準)。 所有內容加起來組成了厚厚的一本資料,讓完全外行的業主看明白實在有點頭疼。業內人士建議,沒有時間和專業常識的業主千萬不要只盯牢價格,因為你討價還價的結果只是占了小便宜,更何況不同公司選用不同材料、運用不同計算方法最后得出的總價可比性并不高,可以用以下“三看”來防范報價單貓膩。 一看設計圖紙,因為這是裝修房子的總規劃。你可以先不看報價單,要求裝飾公司根據設計圖把所有需要用到的材料都在報價單中標注出來,并在合同中詳細注明自購以及代購的材料,然后打定主意不對設計做任何改變,那么最終你的裝修費用將和你的報價單費用非常接近。 ??二看主材,因為主材費用占據了你裝修支出的大頭。你事先了解市場上通用的主材或者你喜歡的主材規格、價格、款式、品牌等,看報價單詳細清單的時候首先看主材是否有問題,是否已經說明白。 三看施工工藝,因為它決定了房子的裝修質量和使用壽命。裝修之前你得對室內裝修的大體施工工藝有所了解,知道墻面涂層要刷幾次、地面處理分幾道工序,同時選擇口碑較好的裝飾公司,這樣才可以保障質量上沒問題。
匿名 2021-08-20 03:31
購買二手小產權房注意事項 1.確認產權的可靠度。 注意產權證上的房主是否與賣房人是同一個人;產權證所確認的面積與實際面積是否有不符之處;一定要驗看產權證的正本,而且到房管局查詢此產權證的真實性。 2.考察是否屬于允許出售的房屋。 確認標準價購買的公房出讓時是否已經按成本價補足費用或者與原單位按比例分成;大部分公房進行房改時原單位都保留優先回購權,因此要確認原單位是否同意出讓;一般來說,軍產、院(醫院)產、校(學校)產的公房必須要原單位蓋章后才能出讓。 3查看是否有私搭私建部分。 是否有占用屋頂的平臺、走廊的情況;或者屋內是否有搭建的小閣樓;是否改動過房屋的內、外部結構,如將陽臺改成臥室或廚房、將一間分隔成兩間;陽臺是不是房主自己封閉的,這牽涉到陽臺面積應該怎么計算的問題。 4確認房屋的準確面積。 包括建筑面積、使用面積和戶內的實際面積;產權證上一般標明的是建筑面積;最保險的辦法是測量一下房屋內從一端墻角到另一端墻角的面積,即所謂地毯面積。 5觀察房屋的內部結構。 戶型是否合理,有沒有特別不適合居住的缺點;管線是否太多或者走線不合理;天花板是否有滲水的痕跡,墻壁是否有裂紋或者脫皮等明顯問題??己朔课莸氖姓涮住?nbsp; 6.打開水龍頭觀察水的質量、水壓;打開電視看一看圖像是否清楚,能收視多少個臺的節目;確認房子的供電容量,避免出現夏天開不了空調的現象;觀察戶內、外電線是否有老化的現象;電話線的接通情況,是普通電話線還是ISDN電話線;煤氣的接通情況,是否已經換用天然氣;小區有無熱水供應,或者房屋本身是否帶有熱水器;冬天暖氣的供應以及費用的收取,暖氣片數夠不夠,暖氣溫度夠不夠。 7.了解裝修的狀況。 原房屋是否帶裝修,裝修水平和程度如何,是不是需要全部打掉;了解住宅的內部結構圖,包括管線的走向、承重墻的位置等,以便重新裝修。 8.查驗物業管理的水平。 水、電、煤、暖的費用如何收取,是上門代收還是自己去繳,三表是否出戶;觀察電梯的品牌、速度及管理方式,觀察公共樓道的整潔程度及布局;小區是否封閉,保安水平怎樣,觀察一下保安人員的數量和責任心;小區綠化工作如何,物業管理 公司提供哪些服務。 9.了解以后居住的費用。 水、電、煤、暖的價格;物業管理費的收取標準;車位的費用。 追溯舊房的歷史。哪一年蓋的,還有多長時間的土地使用期限;哪些人住過,什么背景,是何種用途;是否發生過不好的事情,是否欠人錢或者發生過盜竊案;是否欠物業管理公司的費用,以及水、電、煤、暖的費用。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