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條回答
匿名 最佳答案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T17986-2000房產測量規范GB/T50353-2005建筑工程建筑面積計算規范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圖圖式CJJ8-99城市測量規范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3.1房產測繪名詞3.1.1房屋面積測繪房屋各層水平投影面積的測量與計算。包括房屋建筑面積、房屋套內建筑面積、房屋使用面積、房屋公用建筑面積、房屋產權面積等的測量與計算。房屋建筑面積測繪計算分棟進行。3.1.2房屋的建筑面積房屋外墻(柱)勒角以上各層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之和,包括陽臺、挑廊、地下室、室外樓梯等,且層高在2.20米以上(含2.20米,以下同),有上蓋,結構牢固的永久性建筑。3.1.3房屋的套內建筑面積房屋套門范圍內由單個產權人占有和使用的建筑面積,包括套內使用面積、套內墻體面積及套內陽臺面積。3.1.4房屋的使用面積房屋套內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間面積,按房屋內墻面水平投影面積計算。3.1.5房屋的共有(公用)建筑面積建筑物內由多個產權人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積,包括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和不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3.1.6房屋的專有建筑面積建筑物內由單個產權人占有或使用的建筑面積,一般情況下,對應于房屋的套內建筑面積。3.1.7房屋的產權面積產權人依法擁有房屋所有權的房屋建筑面積。房屋產權面積由縣級以上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登記確權認定。3.1.8房屋建筑施工圖面積測算依據未經市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核準備案的建筑施工圖所進行的房屋建筑面積測繪計算,出具的建筑面積為施工圖測算面積。用于建設工程設計與報建參考。3.1.9房屋建筑面積預售測繪依據經市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核準的建筑施工圖所進行的房屋建筑面積測繪計算,出具的建筑面積為預售面積。用于房地產項目的預售審批及銷售。3.1.10房屋建筑面積竣工測繪依據竣工房屋的現狀和經市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核準的建筑施工圖所進行的房屋建筑面積測繪計算,出具的建筑面積為竣工面積。主要用于建設工程的規劃驗收、地價核算、房地產權初始登記和轉移登記。3.1.11房屋建筑面積現狀測繪依據房屋現狀進行的房屋建筑面積測繪計算,出具的建筑面積為現狀面積。主要用于舊城改造、征地拆遷、土地評估、補辦用地或規劃手續、辦理房地產權登記等。3.1.12房屋建筑面積變更測繪因房屋的產權界線、使用功能、房屋屬性(如建筑名稱、房屋編號等)發生變化而進行的房屋建筑面積測繪計算。3.1.13房屋建筑面積分割測繪依據市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核準的分割平面圖或房屋現狀,將一個產權單位劃分為多個產權單位而進行的房屋建筑面積的測繪計算。分割測繪屬于變更測繪的一種。3.2建筑容量名詞3.2.1用地面積經市政府行政主管部門劃定的用地范圍內的土地面積。3.2.2建設用地面積經市政府行政主管部門劃定的建設用地范圍內的土地面積。3.2.3總建筑面積建設用地范圍內單棟或多棟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層建筑面積之總和。3.2.4地面以上建筑面積建筑物地面以上各層建筑面積之和。3.2.5建筑物基底面積建筑物接觸地面的自然層建筑外墻或結構外圍水平投影面積。3.2.6建筑容積率在建設用地范圍內,所有建筑物地面以上各層建筑面積之和與建設用地面積的比值。包括兩種情況:a)無半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地面高度不超過1.50米時,建筑容積率=地面以上建筑面積/建設用地面積;b)半地下室地面高度超過1.50米時,建筑容積率=(地面以上建筑面積+半地下室建筑面積)/建設用地面積。3.2.7建筑覆蓋率建設用地范圍內所有建筑物基底面積之和與建設用地面積的比率(%)。
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