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條回答
匿名 最佳答案
你好, 餐廳裝修我們應該注意的事項 關于餐廳設計相關的事項,特別是遇到什么線搭建或者網絡升級等,造成對餐廳有影響時,所以為了不影響工作,這就要了解些餐廳裝修或餐廳設計的細節問題與技巧,避免出現問題產生不好的結果。 1、進場第一件事就是對地面的評估,如果地面足夠平整的話,簡單弄一下就可以了,否則,就需要找平,這項費用完全不能省,不能怪開發商,只能怪運氣,不管地面最終是選用地毯還是木地板,平整的地面都是絕對的前提,餐廳裝修或餐廳設計也是這樣。 2、還是和地面有關,那就是打線槽,需要注意的是線槽的深度和寬度,因為尺寸不足也會讓地面在放線管后不平,到時候只有返工;現代餐廳對消防的要求有相關的規范,如果你要吊頂,室內所有的噴淋口一定要露出吊頂一定尺寸,而且要操持水平。 3、如果室內隔出了新的空間,按照消防規范,必須增加單獨的煙感器,而且還是要請專業公司來做,一般是大樓的維保單位。這一項和上面2這項如果改不好的話,是通不過物業驗收的。 4、很多餐廳裝修過程中,因為規模小,弱電改造往往不會請專門的綜合布線的公司來做。這時就要特別注意,數據和語音的標簽一定要在放線的時候做好,不給后續工作帶來麻煩。 5、餐廳所有需要穿管的線,必須用鋼管,而不能是餐廳里常見的PVC管,線盒也是鐵盒子,也許PVC也能用,但要求就是這樣。 6、餐廳吊頂不管選用石棉板或礦棉板,都要用螺絲拉桿懸掛,這樣才能經久耐用,用鐵絲懸掛是絕對不允許的。 7、餐廳墻面如果質量不好,刮膩子后一定要等到干透,餐廳裝修或餐廳設計也是絕對不能使用壞材料,這也是大忌。 8、現在很多的樓宇配有中央空調和新風系統,但室內出風口不一定剛好滿足要求。需要裝修公司委托專業人士延長或改造出風口,并需要吊頂工程配合。 餐廳設計的這些細節處非常之關鍵,如果處理不好,會影響到整個餐廳的安全問題,因此,必須按照相關合格的程序去設計,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產生
匿名 2021-08-20 13:56
空間決定形式原則 依據空間大小決定廚房形式廚房依據空間的大小,可分為I字型、L字型、凹字型與中島型。 I字型廚房直線式的結構簡單明了,通常需要面積7平方米,長度為2米的空間。只要依照使用者的習慣將烹調設備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擺放即可。如果空間條件許可,也可將與廚房相鄰的空間部分墻面打掉,改為吧臺形式的矮柜,如此便可形成半開放式的空間,增加使用面積。 L字型廚房的兩邊至少需要1.5米的長度,其特色就是將各項配備依據烹調順序置于L型的兩條軸線上。但為了避免水火太近,造成作業上的不便,最好將冰箱與水槽并排于一直線,而爐具則置于另一軸線。如果想要在烹調上更加便利,可以在L型轉角靠墻的一面加裝一個置物柜,既可增加收藏物品的容量,也不占用平面空間;也可在L型的軸線上繼續延伸,設計一個可以折疊或拉出式的置物臺面,平時不用時可收起,待烹調料理多時再開啟使用。 如果在L型廚房里再加設一個櫥柜,即成為凹字型。凹字型廚房可以在轉角處與左右兩邊多規劃些高深的櫥柜,以增加收納功能。凹字型有兩個轉角空間,往往被人們忽略其置物的功能性,其實可以加裝可180度或360度旋轉的轉角旋轉柜,當門開啟時,里面放置的物品會隨之旋轉而出。 中島型的廚房是在廚房中央增設一張獨立的桌臺,可作為餐前準備區,也可兼便餐桌的功能,但需要至少16平方米的空間。
匿名 2021-08-20 14:44
水池與灶臺不在同一操作臺面上或距離太遠。如在U型廚房中,將水池與灶臺分別設置在U型的兩個長邊上,或在島型廚房中,一方沿墻而放,另一方則放在島型工作臺上。熱鍋、清洗后的蔬菜、剛煮熟的面條必須經常在水池與灶臺之間挪動,鍋里的水因此會滴落在二者之間的地板上。
一般的廚房工作流程會在洗滌后進行加工,然后烹飪,最好將水池與灶臺設計在同一流程線上,并且二者之間的功能區域用一塊直通的臺面連接起來作為操作臺。
2、水池或灶臺被安放在廚房的角落里。有些廚房的格局設計很不合理,煙道采用墻垛的形式,燃氣管道預留在煙道附近,很多人想當然地將灶臺緊貼煙道墻安放。這樣,操作者的胳膊肘會在炒菜時經常磕到墻壁上,否則只能伸長胳膊操作或放棄使用貼墻灶眼烹炒食物。水池貼墻安放也會帶來同樣的麻煩。
因此,水池或灶臺距離墻面至少要保留40厘米的側面距離,才能有足夠空間讓操作者自如地工作。這段自由空間可以用臺面連接起來,成為便利有用的工作平臺。水池的下面最好放置洗碗機和垃圾桶,而灶臺下面放置烤箱。這種搭配會帶給使用者更多的便利。
3 、習慣中餐的家庭往往將灶臺設置在島型工作臺上。島型設計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開放式廚房中。如果你的廚房只是一種展示,這種格局會讓你心滿意足,然而在烹制中餐時,鍋里的油煙會四處飛濺,每餐下來,島型工作臺上,甚至附近的地面都很油膩。
相關問題